“汉语桥”架起中德文化交流之桥
“汉语桥”架起中德文化交流之桥
时间:2025-05-27来源:德国鲁尔都市孔院
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协办,鲁尔都市孔子学院承办的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暨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德国赛区决赛于2025年5月24日在杜伊斯堡圆满落幕。来自全德各地中小学、孔子学院推荐的22名中小学选手同台竞技,以流利的中文表达和精湛的中华才艺,展现了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热爱。专家、中文教师、孔院学生、中文爱好者百余人现场观摩了比赛。
中国驻德使馆大使夫人史玲女士、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代总领事昌海涛先生、杜伊斯堡市副市长埃德尔特劳特·克拉布恩(Edeltraut Klabuhn)女士等嘉宾出席赛事。
鲁尔都市孔子学院执行经理乐苏珊女士(Susanne Löhr)代表主办方首先表达了对参赛嘉宾与选手们的欢迎,并介绍出席的重要嘉宾与评委。她表示,“从经济合作到人文交流,杜伊斯堡始终是中德关系的先行者。‘汉语桥’的举办,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史玲女士作为评委主席出席活动,她首先代表中国驻德国使馆致辞,向各位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中文教育的朋友们致以真诚的问候。她指出“中文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金钥匙”。”她鼓励所有参赛者“结交更多中国朋友,以中文为翅膀,追寻“不负韶华”的青春梦想”。
杜伊斯堡市副市长埃德尔特劳特·克拉布恩(Edeltraut Klabuhn)女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汉语桥’不仅是语言能力的竞技场,更是中德友谊的纽带。杜伊斯堡与武汉自1982年缔结为姐妹城市以来,始终是两国合作的典范。我们为能再次承办这一赛事深感自豪。”她强调“学习中文的年轻人正在为未来搭建理解的基石,与超过十亿人展开对话。”
本届比赛中学生组以“追梦中文,不负韶华”为题,通过主题演讲、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小学生中文秀围绕“快乐中文”核心,展开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表现选手们学习中文的趣味经历。
中学组选手结合“追梦中文,不负韶华”主题,从多个角度,结合自己亲身感受,分享了学习中文、中华文化的独特经历。在提问环节,马洁妮(Jeanette)选手表达自己最喜欢的汉字是“爱”,并表达了对其“爱”的温情内涵的理解。在国情知识问答环节,选手们对当代中国发展、传统节日习俗等问题对答如流,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不少选手一直选择自己幸运数字的题目并一举答对,为比赛增添了乐趣。才艺表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中文歌曲演唱、剪纸、配乐舞蹈、中文朗诵齐出,以多元形式诠释中华文化的魅力,令在场观众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其中,本届比赛中学组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汉堡的黄永杰(Hugo)以“我最爱听的文化课”为题展开了个人演讲,将他在中国的生活、最喜欢的中文课、最难忘的火锅年夜饭娓娓道来,他近乎母语水平的发音、声情并茂又略带幽默的语言征服了评委与观众。接着在雄壮的音乐声中,他饱含深情缓缓讲述“山的那边”,他的朗诵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流露着对山那边的憧憬与攀登山峰的艰辛,随着词句跨越山顶,他的情感也达到了顶峰,仿佛见证了一个人梦想的实现,余音绕梁,久久不息。
小学组的比赛充满天真烂漫的气息。6至12岁的小选手们用稚嫩的中文进行自我介绍,道出与中国的渊源,随后以歌舞、诗歌朗诵、弹唱等才艺各显神通展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才艺展示环节,小选手康文暄(Wendel)边朗诵边剪纸,他特别将“蛇年中国福”送给全场嘉宾,最后以一首古诗《所见》结束展示,让全场观众连连赞叹;小选手科林(Colin)一曲吉他弹唱“虫儿飞”紧紧吸引观众,随后以一场别出心裁的中国扇舞点燃全场。评委提问环节中,孩子们纷纷表达了对熊猫、包子的喜爱,介绍自己对“中国梦”的认识,童言无忌的回答令现场笑声不断。
其中,本届中文秀一等奖获得者黄晓蕾(Magaret)身着汉服登台,以“童真的梦想”开场,讲述了自己来到中国、喜欢中国、学好中文的梦想,在金色的头发下潜藏着一颗中国心。在与评委的互动中,她深情地解释了她的“中国心”就是去爱和体会中国语言与文化。在才艺展示环节,她小小“仕女”装扮与大屏幕上的陶俑乐姬相映成趣,一首情感丰富的“咏陶俑”朗诵表达了对唐代陶俑的喜爱,词落舞起,她又将全场观众带入了陶俑的舞会,翩翩舞蹈仿佛陶俑“活”了起来,让人如痴如醉,将比赛带入高潮。
经过精彩激烈的比赛,来自汉堡的黄永杰(DE WOLFE Hugo)和黄晓蕾(DE WOLFE Magaret)分别荣获本届比赛中学生组一等奖与小学生中文秀一等奖。
在闭幕式上,鲁尔都市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明尧博士表示:“本届选手在语言应用与跨文化理解方面令人惊喜。他们不仅热爱中文,更通过实践将语言转化为沟通的工具。”他总结出德国赛区中小学生学习中文的三大共性特征:浓厚兴趣、长期坚持及在华经历,充分证明中文教学激发兴趣、创造环境至关重要。他还介绍了“德国青年使者交流计划”(YES项目),通过暑期学校、实习、文化体验等活动,为德国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
活动最后,所有选手登台接受掌声。无论获奖与否,他们均已收获成长——正如杜伊斯堡市副市长所言:“参赛者用勇气与热爱证明,语言的力量远超胜负。你们是友谊的使者,未来的桥梁。”
2025年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暨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德国赛区决赛在杜伊斯堡落下帷幕,但中文学习的热情与文化交流的脚步永不停歇。继2016年之后,鲁尔都市孔子学院第二次承办“汉语桥”德国赛区赛事,这场语言与文化的对话将继续书写中德友好的新篇章。
据悉,本届赛事得到多家企业的大力支持,杜伊斯堡城市活动及旅游推广局、杜伊斯堡港股份公司、宝钢激光拼焊(德国)有限公司、株洲钻石切削刀具欧洲有限公司、德国青年旅行社等参与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