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国乒“杀神”,因激怒刘国梁,被发配农村养猪,靠卖衣服养家
像李宁那样,他开始做服装生意,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推出个人品牌。
从赛场上的“杀神”,到如今为生活奔波的“萌叔”,他没觉得丢人,反而干得有劲。
他还在网上分享和女儿的日常,逗得网友直呼羡慕。
这样的生活,谁能想到他曾是国乒的风云人物?
可回想陈玘的过去,那真是大起大落。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和马琳搭档,拿下男双金牌。
那时候的他,20岁,左手持拍,球风凌厉,眼神里全是杀气。
对手见了都头疼,球迷喊他“杀神”,这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但他脾气也大得吓人。
2006年在日本的比赛,他输了球,一气之下踢飞了场边的椅子。
这下可捅了娄子,罚款、公开道歉,教练组也对他失望透顶。
这样的性格,能在国乒待下去吗?
更麻烦的事还在后面。
刘国梁看他这脾气,觉得不能再惯着了。
于是,陈玘被“发配”到贫困山区,去喂猪。
对,你没听错,堂堂奥运冠军,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竟然要去农村干农活。
这事在当时可是乒坛的头一遭。
他得和农民一起,起早贪黑,喂猪、铲粪,住的地方连个像样的床都没有。
那段日子苦得让人心酸,可也让他静下心来。
他开始明白,赛场上的冲动,伤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团队的信任。
中央电视台还拍了纪录片,记录他那段“喂猪时光”。
谁能想到,这处罚竟成了他人生的大转折?
再说他早年的路,也没少摔跟头。
15岁那年,他凭天赋进了国家青年队,年纪轻轻就敢跟老队员硬碰硬。
可年轻气盛也有坏处。
有一次队内比赛,他输了球,气得把球拍摔断了。
这可不是小事,国乒纪律严,他直接被退回江苏队。
那时候的他,估计满心不服,觉得自己就是块金子,哪能被埋没?
可现实不讲情面。
2000年,他好不容易进了国家二队,又因为国庆假期私自外出,差点被开除。
两次被罚,他才慢慢学会收敛。
这些坎坷,磨掉了他的棱角,也让他更懂得珍惜机会。
没有这些教训,哪有后来的奥运冠军?
说到这儿,不妨看看别的国乒选手。
像马琳,跟陈玘一起拿奥运金牌,性格沉稳,退役后当教练,步步为营,现在是国乒女队的主帅。
再看许昕,球风飘逸,脾气温和,退役后也顺风顺水,活跃在各种活动中。
可陈玘呢?
他偏偏是个另类,脾气火爆,路走得磕磕绊绊。
马琳和许昕的路,像条平坦的大道,陈玘的却像山路,坑坑洼洼。
但也正因为这些波折,他才活出了自己的味道。
谁说冠军就得一帆风顺?
陈玘的经历,不比他们更真实、更接地气吗?
如今的陈玘,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他后来去了南京体院当教练,有了更多时间陪家人。
他还热心公益,常常带着孩子们玩,教他们打球。
这些事,他干得特别起劲。
更没想到的是,刘国梁又找上了他,请他回国乒,给许昕当主管教练。
这不就像个轮回吗?
从“坏孩子”到奥运冠军,再到被罚喂猪,最后成了教练,肩上还扛着传承的重担。
他40多岁了,头发少了些,笑容多了些。
女儿在身边蹦蹦跳跳,妻子把家里收拾得温馨无比。
这样的日子,平淡却幸福。
谁还记得那个在赛场上怒摔凳子的少年?
陈玘的故事,就像生活本身,有高光,也有低谷。
他没被挫折打倒,反而越活越明白。
从赛场到农村,从冠军到教练,再到卖衣服养家,他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真。
这样的他,是不是比金光闪闪的冠军,更让人觉得亲切?
信息来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